2013年10月25日

媽媽窒你,為你好(一)


你回家,今天欠交英文作文改正,原因是:作文簿子不見了。

欠交事小,但簿子怎麼會丟失,明明前一天見你做好,並放進了功課袋*裡。

「但真係唔見左!」你言之鑿鑿。

這個宇宙,難度有喜歡作文簿子的外星人嗎?我打開功課袋看看,作文簿子好端端的就躺在一些紙張的中間,樣子安詳,絲毫無損。

我望著你,無言。

你試圖分辯:「咁本簿好細嘛,所以我唔到囉!」

你最喜歡放學回家後媽媽已經在家,又或者最害怕媽媽放工後不馬上回家。於是我:「好!你知道嗎?我們的家也很小,所以有時我可能找不到家究竟在哪裡,就會耽誤了回家的時間!」

「哎喲哎喲!!!」有人發出抗議的聲音

(請問,你知道自己錯了沒有?)


*功課袋是一個膠造的拉鏈袋子,用來放每天要交的功課

2013年10月15日

寂寞


打從中學開始,如果老師叫我們做ABCDEF六種功課,我與我的好友們通常只會做ABCD 四種。因為我們知道,EF其實是無需做的,做了成績也不會提高。但如果不做EF,省下來的時間,我們就可以快樂地看電視讀小說煲電話粥甚至只是靜坐發呆 總之做什麼都比做功課強,對不對。

但學校裡,只有極少數人是像我跟好友們只做ABCD四種功課的,大部分同學每天都會努力地把ABCDEF六種功課做得妥妥當當。而這樣南轅北轍的兩種女孩當然不可能成為知心好友 她們嫌我們懶得無藥可救,我們嫌她們笨得不可思議。

然後,光陰悄悄的溜走,女孩們畢業、長大、結婚、生孩子。但慢著,在ABCD功課群組裡,我的好友們最多只走到結婚那一步 生孩子的,差不多只有我一個!

以上的情況,應該不是單一的例子,而是有著一定的統計顯著性。因為在Audrey 同學的媽媽群組裡,我碰到的,幾乎都是清一色的ABCDEF做齊功課戰隊隊員。小時候的我無法跟她們溝通,長大以後,情況好像更差

以下是個(不是個別的)事例。

三天假期快要結束前的晚上,九時半,whatsapp 群組有訊息,有個媽媽問:「數學那本X練習簿在哪裡?大家有嗎?我找不到啊!好擔心啊!」

我驚詫得像看到外星人:
1/ 在三天假期裡,數學老師當然體貼地為大家悉心安排了五百樣數學功課,但裡面,並沒有包括X練習簿啊!
2/ 就算要找簿子做功課,為何要在假期最後一晚九時半才找呢?是因為那是個吉時嗎?九時半了,孩子們不是應該要上床睡覺,媽媽們不是應該要去劇刨雜誌敷面膜了嗎?
3/ 如果不是為了做功課,大家,難道有種「每天得檢所有課本習作練習簿以確保每本都整整齊齊」的習慣嗎?

好驚,也好寂寞。

伯母


她跟我們一起坐在沙發看電影,電影其實不適合她的年齡,但太暴力的場面擋一擋她的眼睛也就可以了吧。(我小時候被爸爸媽媽帶進戲院裡看「跳灰」,長大後也沒有當毒梟啊!)

電影其中一幕,男主角回到家中,見到家裡被徹底搗亂與破壞,滿目瘡痍。她見到,問為什麼,我還來不及回答,她自己忽然恍然大悟:「哦!阿媽!」

伯母,關伯母什麼事,這次換我想發問了。然後我瞄瞄螢幕,原來字幕寫著:「他媽的。」

2013年10月14日

細粒


一二年班的課室在地下,三年班的課室在一樓。於是升上三年班後,每天上學、小息後、午休後,都得爬一條樓梯才回到課室。但爬這條樓梯,孩子並不覺得辛苦,因為這是身份的象徵 要三年班的「姐姐」才能走,一二年班的 BB 是不能隨便用的啊!

這天,一個好細粒的女孩跟一個比她更細粒的同學於小息後並肩走樓梯回課室。走著走著,冷不防校長就在旁邊,校長的心裡該滿是問號:這兩粒小朋友,該是小息後玩得喪失了理智與方向的一年班迷路小羔羊吧。

於是校長開口問第一個細粒女孩:「請問你讀野班?」

女孩禮貌地答:「3C

「怎麼可能???」校長心裡,該在狂喊著。

「你呢?」校長再問細粒女孩二號。

3C」細粒女孩二號答。

「我的天哪!她們兩個,難道從一年班開始就沒有吃過飯了嗎???」校長心繼續吶喊著,嘴裡卻沒有再什麼,走遠了。

細心


我在房間工作,你在客廳畫生日卡給爸爸。然後你走進來,神神秘秘的把門關上:「爸爸醒左!我要入黎畫!」的一聲,把門上鎖。

畫了一會,忽然又問我拿張紙。我以為你要畫草稿,原來你是怕爸爸不見了我們會害怕,於是體貼的從門縫裡塞張字條到走廊,著他自己來拾:「喂爸爸,我寫左張紙比你,你快d黎攞!」



這個女孩雖然平日行為粗魯,但辦起事來,我看還是挺細心的。